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动态 > 正文

求实导师学术沙龙——浅谈地震地球物理、地震接收函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25-06-20   浏览:

(通讯员 王高春、张晨)619日下午,求实导师学术沙龙——“浅谈地震地球物理”和“地震接收函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专题报告在石油科技大楼D407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王高春教授、张晨教授主讲。

王高春教授以地震地球物理勘探进展研究入手,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介绍了地震地球物理的“超能力”。通过介绍地震学方法在人类探索类地行星到其在探测地球深部结构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兴趣。

会议室里的人们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专题报告结合王高春教授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地震学在地壳浅部到深部结构探测的重要作用。报告分析了背景噪声密集台阵技术在探测地壳10km以浅横波速度结构面临的挑战,包括台站孔径、地震仪主频和噪声源分布等关键问题对成像结果和分辨率的影响。此外,基于青藏高原人工源反射/折射剖面结合岩石学相平衡实验的交叉的研究结果,提出巨厚的青藏高原地壳缺乏基性下地壳,长英质的地壳稳定漂浮在岩石圈地幔之上,使得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有效维持长期稳定。

张晨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的地球内部结构研究,聚焦探测地球内部界面精细结构的地震接收函数方法,结合自身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该方法在探测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石圈界面精细结构中的应用。

本报告两位教授不仅深化了老师和同学对天然地震在探测地壳深部结构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更通过地震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实例,展示了地震学在约束地壳物质成分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讲座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地球科学中的前沿问题,激发同学们共同探索地球科学的热情。

 

(审核 赵彬  编辑 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