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志凝 纪皓楠 罗滢滢)3月25日晚,我院地球物理学2004级校友、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牛雄伟应邀做客地物讲坛“校友说专业话生涯”第二讲,在东校区12教405报告厅作题为“在极地与大洋海底为地球做‘CT’”的主题报告。学院固体地球物理系主任周磊,2024级辅导员谭辰阳,340余名2004级本科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焦简金主持。

报告会上,牛雄伟结合在极地科考的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北冰洋加克洋中脊OBS探测研究进展,讲述了沿扩张轴剧烈变化的洋壳结构原理,展示了大洋中脊OBS三维探测的最新成果。他的分享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深海探测工作的技术挑战,同时也让大家为我国在海底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发与科学发现方面取得的前沿成果而深感自豪。

牛雄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学弟学妹的后续学习提供宝贵建议和科学指导,他指出同学们要强化基础学科,提高技术实操能力和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时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并提出科考工作的意义远超数据本身,更是人类理解地球的关键——保持探索热情,方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极地科考应具备的条件”“自身专业在海底探测的应用”,“北冰洋海底探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自主研发的海底探测设备”等问题踊跃提问。牛雄伟逐一耐心答疑解惑,并给出建议。

此次报告会既是学院推动“专业教育”和“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友反哺母校的生动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牛雄伟学长用深耕极地深海的科研坚守,为地物学子树立了知行合一的榜样。
学院将持续搭建好“校友说专业话生涯”平台,帮助学院学生进一步增强专业认识,坚定专业自信,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引导青年学子在探索地球奥秘的征程中勇攀高峰,为我国强国建设注入地学新力量。
牛雄伟,博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2008年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是我国少数同时在南北极和深海大洋成功开展海底地震探测的青年科学家代表。作为首席科学家或作业组长参加二十余个海上调查航次,在洋壳结构形成演化方面获得了重要认识。在 Nature、National Science Review、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2024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荣获自然资源系统青年突击标兵示范岗荣誉称号。2025年入选浙江省特支计划青年科技人才。
(编辑 谭辰阳 审核 焦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