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黏土手工藏巧思 专业特色融童趣 —— 地物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开展黏土手工课

发布日期:2025-07-31   浏览:


通讯员 林中枭)地物学院萤火微光志愿服务队在西湾湖社区的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黏土手工创意课。这场课程结合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巧妙融入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的专业特色,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五彩斑斓的黏土塑造出一个个充满童趣与科学元素的作品,在指尖的灵动中既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又触摸到地物学科的奇妙。

志愿者展示了提前制作的黏土作品,其中既有圆滚滚的小动物,更有巴掌大的 “小山坡”“小油井” 等简单又具学院专业特色的创意作品,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志愿者演示了黏土的揉、捏、压、粘等基础技法,讲解如何通过色彩搭配让作品更生动,还告诉孩子们,不同颜色的黏土可以代表地上的泥土、地下的石头,就像我们脚下的世界一样层层叠叠。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志愿者准备了超简单的模板,比如画着小油井轮廓的卡片,鼓励大家自由发挥想象,把黏土摁在模板上做出形状。

分发材料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黏土开始创作。有的孩子结合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捏出了太阳能小风车、地球仪等充满科学元素的作品。志愿者们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黏合不稳、造型松散等问题,时不时为他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分发材料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黏土开始创作。有的孩子把棕色黏土揉成圆球再压扁,当成 “小土地”,上面插一根细木棍当 “油井架”;有的孩子用灰色和黄色黏土叠在一起,做成 “小山坡”,说这是 “地下有石头的地方”;有的孩子结合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捏出了太阳能小风车、地球仪等充满科学元素的作品。志愿者们巡回指导,帮孩子们把粘不牢的黏土轻轻按紧,当看到孩子们做出的这些带着地物专业小元素的作品时,更是不住地为他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课程最后,志愿者组织了 “我的作品故事” 分享会。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奶声奶气地讲述创作灵感,当一个小朋友举着自己做的 “小油井” 说 “这是找油的地方” 时,稚嫩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作为爱心托管班的手工课程,本次黏土手工课以轻松有趣的形式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更通过融入学院专业特色,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悄然接触到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的相关知识,在感受美、表达美的同时,埋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编辑 叶丽珣 审核 焦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