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我校第十八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的通知》安排,学院根据申报初审情况,决定进行答辩。安排如下:
一、答辩安排
答辩时间: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下午2:30~5:30
答辩地点:石油科技大楼D318会议室
二、答辩评委
秦喜林(组长)、黄彦铭、蔡明、朱伟
三、答辩要求
1.学生准备PPT进行答辩,答辩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选题背景:包括项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2)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具体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可行性分析等;
(3)项目研究实施方案;
(4)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2.参加答辩的项目负责人提前15分钟到达答辩现场,拷贝PPT,未按时参加答辩的按弃权处理。
3.每个项目答辩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专家提问2分钟,专家提问答辩过程中请项目小组成员做好笔录,答辩意见作为项目申请书修改的重要参考。
欢迎全院师生观摩。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2025年10月14日
附:答辩顺序
序号 |
项目级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负责人姓名 |
1 |
校级 |
MaskR-CNN的电成像测井缝洞自动识别 |
创新训练项目 |
王靖伊 |
2 |
校级 |
煤岩割理对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廖城 |
3 |
校级 |
分体式蚯蚓蠕动仿生钻探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韩旭东 |
4 |
校级 |
基于神经网络和套后密度数据的套损监测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李扬 |
5 |
校级 |
新型磁张量天然场源航空电磁法响应与探测能力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方政人 |
6 |
校级 |
裂缝模型渗透率模拟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万娜 |
7 |
校级 |
基于 LaMa-DC模型的电成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高科轩 |
8 |
校级 |
基于量子计算和U-net融合模型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罗婷 |
9 |
校级 |
一种基于压汞实验数据标定致密砾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孔径分布的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陈林 |
10 |
校级 |
基于物性多参数的储层物性多目标序贯智能预测研究及软件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靳亚娇 |
11 |
校级 |
煤岩气储层低场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任圆圆 |
12 |
校级 |
页岩油气储层的时域电磁响应物理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许嘉木 |
13 |
校级 |
地井时移电磁法在剩余油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袁好 |
14 |
校级 |
致密砂岩井筒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高达苗 |
15 |
校级 |
基于 XGBoost 的超深层物性参数预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朱昊哲 |
16 |
校级 |
测井资料批量预处理方法研究及平台研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金博 |
17 |
校级 |
大地电磁智能去噪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梁华 |
18 |
校级 |
岩石声电各向异性三维仿真实验设计与实践 |
创新训练项目 |
田子贤 |
19 |
校级 |
基于谱元法的地面/巷道瞬变电磁三维各向异性正演及响应特征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黄靖博 |
20 |
校级 |
氢气在多孔介质中的低场核磁弛豫特性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罗睿思 |
21 |
校级 |
基于YOLOv8的电成像测井复杂缝识别 |
创新训练项目 |
魏雅岚 |
22 |
校级 |
深井之眼——油气井下智能定向探管 |
创新训练项目 |
陈旭爽 |
23 |
校级 |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合物饱和度和赋存形态地震同步预测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邱远鹏 |
24 |
校级 |
液固接触角智能识别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魏兴昱 |
25 |
校级 |
汶川地震主断层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刘欣彤 |
26 |
校级 |
螺纹井眼智能校正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杨斯棋 |
27 |
校级 |
电成像碳酸盐岩裂缝类型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吕奕含 |
28 |
校级 |
生成式AI在地球物理知识普及和地球物理教学新手段方面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常少奇 |
29 |
校级 |
基于低场在线核磁共振技术的岩石相渗曲线测定方法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张淮森 |
30 |
校级 |
储层流体识别的井地电磁法响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伊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