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晓龙/文 刘宇坤/摄)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新路径,2025年7月7日下午,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2023级本科生教学实习开班仪式暨“长江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在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之称的黄石市湖北工程职业学院12号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这不仅标志着为期数周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正式拉开帷幕,更象征着两校携手共建、协同育人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周俊、副院长向葵、党委副书记焦简金、地球物理勘探系主任王晓龙,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周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博等领导及双方带队教师出席了本次仪式。仪式由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周琦主持。
在热烈而庄重的气氛中,周琦院长首先代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向远道而来的长江大学师生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她谈到,能够承接此次长江大学的教学实习任务,是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的荣幸,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合作,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安全、高效、富有收获的实习环境。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深入阐述了黄石这座城市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更是一本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工业化艰辛探索与辉煌成就的“活教材”。从“矿冶文化”到“工匠精神”,从产业转型阵痛到绿色发展新生,黄石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生动的思政元素。他表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愿与长江大学一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资源,让同学们在专业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实习生代表、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2023级学生秦政在发言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全体同学的激动心情与感恩之情。他感谢学校与学院的精心组织,感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提供的优越平台。他郑重承诺,全体同学将把此次实习视为一次宝贵的成长契机,严格遵守纪律,虚心求教,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模型与野外亲手测量的地质数据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在行走中锤炼品格,绝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以优异的实习成果回报母校的培养。

仪式的高潮是“长江大学教学实习基地”的授牌环节。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周俊书记郑重地将象征着深度合作与深厚情谊的牌匾授予湖北工程职业学院。这块牌匾的授予,标志着一个集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高质量校外实践育人平台正式建立,为两校未来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周俊书记发表了内容深刻、催人奋进的动员讲话。他首先回顾了实习基地从策划到落地的历程,指出这是双方历时一年半,经过反复考察、深入沟通、精心筹备的成果。他向全体实习师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与要求:
第一,要深刻理解“为何而来”,在实习中上好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他强调,选择黄石,就是要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亲身感受这座老工业基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经历的沧桑巨变。这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工业奋斗史,是同学们理解“四个自信”最生动的现实教材。
第二,要共同致力于将此基地建设成为长江大学的“样板基地”。他描绘了未来的合作蓝图,指出双方不仅要完成好当下的实习任务,更要以此为契机,联合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合作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野外地质现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校际协同育人新范式。
第三,要时刻心怀“四个感恩”,在奋斗中成就最好的自己。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同学们:要感恩伟大的国家,是国家的繁荣稳定才为大家提供了安心学习的时代背景;要感恩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感谢他们周到的安排与热情的服务;要感恩一路同行的带队老师,他们克服困难,为大家保驾护航;更要感恩努力拼搏的自己,作为肩负民族复兴希望的00后,要敢于吃苦,勇于探索,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周俊书记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对即将开始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勘探系副主任秦喜林以及刘宇坤、陈雪菲、熊治涛、孙权、彭代诚、马雄等多位教职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部分教职工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的成功举行,为本年度教学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两校未来的深度合作谱写了崭新的序曲。
(审核 周俊 编辑 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