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地震监测技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共探能源开发前沿技术

发布日期:2025-07-13   浏览:

(通讯员 王鹏)7 10日,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SPG)联合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长江大学地物学院、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共同举办的 “微地震监测技术研讨会” 在武汉荷田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 “微地震监测技术助力油气储层高效开发” 为主题,汇聚了国内油气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共话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应用前景。

7 10日上午830分,研讨会在武汉荷田大酒店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组委会组长、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SPG 副主任胡来东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当前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高效开发油气资源、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实时描述裂缝扩展形态、评价储层改造效果的关键手段,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天然气储气库完整性监测、CCUS 安全运行监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更彰显了技术的广阔潜力。“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为能源开发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长江大学副校长江厚顺教授代表举办单位介绍学校情况。他表示,长江大学作为以石油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高校,深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数十年,其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在石油工程、地球物理等学科领域成果丰硕,相关学科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前列,为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学校依托 “地物讲坛” 等学术平台,持续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多家油气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在储层改造、油藏工程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优势。“长江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己任,此次承办研讨会,既是对学校学科实力的认可,更是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石化、中石油、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位顶尖专家学者。会上,专家们围绕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多领域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中石化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王瑜系统梳理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成效;中油奥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徐刚分享了该技术在水力压裂、储气库及 CCUS 领域的综合应用案例;大庆油田、长庆油田的专家应玉双、雷宇分别介绍了微地震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现场实践经验;西南石油大学潘树林教授、斯伦贝谢中国公司黄哲远高级工程师等则聚焦时移监测方法、水平井管波分析等细分领域,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多元路径。

文本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本次研讨会上,地物学院桂志先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微地震事件的水力压裂裂缝网络建模方法》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微地震监测与裂缝建模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水力压裂工程的精准化设计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

本次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享、互动研讨等形式,全面展现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与会者表示,研讨会不仅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推动了跨单位、跨领域的技术合作,将进一步加速微地震技术在能源开发中的规模化应用。学校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聚焦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为国家油气资源高效开发与能源安全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审核 周俊 编辑 余为)